《金刚经》讲解08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

金刚经1年前 (2023-02-22)《金刚经》讲解1776

00:00

师兄们大家好!

这两天一打开微信,这个腾讯新闻的头条就会特别引人注目,是一个娱乐圈的明星婚变的消息。

我记得若干年前,那个时候我还没学佛,很早就知道了这个明星的名字,知道了他那个憨厚朴实的形象,蛮可爱的。后来看到一个新闻还配着图片,说这个傻小子结婚了,娶了个漂亮媳妇儿。当时我还非常开心,想着真的是好人有好报啊。

但是没想到,多年后的今天竟然会传出这样的一则新闻。当然像这样的现象,在我们这个社会是相当常见的了。我们过去曾经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讨论过关于婚外情的这些事情——原因啊,预防措施之类的。人性是充满弱点的……

有很多事我们局外人也未必了解得那么详细,我们还是少判断为好。私下里也有朋友跟我讨论这个事情,我就跟他讲,我说如果你去问一个高僧、一个大德对这件事的看法的话,这个高僧大德可能就会说这样的一句话「阿弥陀佛!一切都是因,一切都是果,一切都是缘,一切都是业」

这个社会,我们知道,大多数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没有信仰的人。没有信仰的人一生都在忙什么呢?主要就是两个字,一个就是「财」,一个就是「色」。大家想一想对不对?一个就是财,跟物质有关的去奋斗,相互攀比……也很累另一个就是色,这个色,情欲方面的有为色的,有为情的……总之,还是我们原始的一种欲望在推动(生理欲望在推动)。

没有信仰的人,一般情况下,一生都是忙着财和色。但是,财和色,哪个都不是稳定的,哪个都是无常的,都是会变化的你看这个人今天可能一夜暴富,明天股市大跌然后突然跳楼,是吧?然后爱情方面今天可能还你侬我侬、耳鬓厮磨,明天可能就反目成仇了,这样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。

如果你没有信仰的话,你把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财和色方面,而这两者都是无法常住的无常变幻的),你会经常地受伤害。这个伤害是不可避免的,有的时候简直是致命的

像我们学佛的师兄,稍微好一些。我们知道我们的真相是什么了,知道我们是在梦中做游戏,所以这个梦中发生什么事,我们都会看得比较淡。当你看得淡的时候,你才能想得开你要是看得不淡,你是不可能想得开的。这个事儿发生在别人身上是个笑谈,发生在自己身上,就未必是个笑谈了,可能是个悲剧了。

然后再想想当个名人有多么不容易,名人是毫无隐私可言的。人家都说「家丑不可外扬」,但是名人身上的家丑,他想不扬都不行可能第一时间就传遍全世界了,当个名人也挺悲哀的

像我们讲经说法的人,如果你有名气,也有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如果你讲得对,这个思想观点很正确的话,能够传范围也非常广,能够造福无数的人,这是好的一面;但是,这个讲经说法的人有名气,如果他讲得错的话他这个思想观点是错的,他可能也会祸害很多很多人,所以名气真的是双刃剑!

我个人而言,我就觉得随缘,我就是随缘的感觉,不想刻意地想要去争取什么。我是相信,该是我的东西,在恰当的时候就会到来。我现在也不想刻意地去宣传什么,我就觉得顺其自然应该是最好的状态了。

不过,我们虽然一直在讲说「随缘,随缘,一切随缘」。那么这个「缘」,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它还是一种「业」。我们会发现这个所谓的「缘」,随这个「因缘」的「缘」,因在这儿,等着一个外缘,因缘会合成这个果报,果报出现,事件出现……你的人生被改变。

这个「缘」,其实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「业」,是不是啊?我们说「一切随缘」,还不如说「一切随业」。你过去生中有善业、有恶业的累积,这个业该什么时候结果子,就什么时候结果子。

接下来,我们看一个关于马祖道一禅师的小的公案。说是潭洲的慧朗禅师第一次见马祖道一的时候,马祖问他说:你来想求什么呀?你来见我,想求什么呀?见我一面也不容易。

慧朗禅师说:我来见您,是为了求得佛的知见。

这个「佛的知见」,我们可以理解为佛的见解、意见,这个意思。

马祖说:佛没有知见,知见是魔的。因为魔有我执,所以他有知见;佛没有我执,所以他没有知见。

我们也知道「法身佛」,祂不动,所以更谈不上什么意识、分别、判断、知见这些。所以,这个新闻上,不管是什么样的新闻,你要是拿到真正的法身佛那里,祂还是不讲话的,祂没有知见。

所以,我们一再地讲,就说佛的状态跟「空气」真的是一样一样的。空气到处都在,空气也不说话,空气又很被动,很安静。佛也是这样的,佛没有「我执」,所以没有知见。也因为佛到处都在,他在这个受伤害的人这边,也在那个伤害他的人那边,他哪边都在。

那你会觉得,佛是不是很不公平啊?他为什么——善人这边,也站在这边;恶人那边,也站在那边?因为佛是站在「三世」因果轮回的角度的,他没有仅仅站在这一世,或者仅仅站在眼前的这一件事儿上看问题。

在佛看来,他一下子看到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今生此时此刻被伤害过的这个人,他前生可能伤害过别人。你现在看着这个漂亮女人像个妖精,这个害人魔,你感觉对她的印象很差;但她前生可能恰恰也是个被伤害的人,她今生来讨债也说不定。你要是没有宿命通,你能随便下判断吗?所以说「佛无知见」。

一遇到什么样的新闻,大家都习惯茶余饭后去跟朋友聊天讨论。在你讨论的时候,你依然是在树立你作为一个「人」的知见,即使你是一个正直、善良的人,你依然是有「自我意识」在其中的。

人,越执著什么,这个事儿往往会给他带来一些痛苦。越认同什么,那这个事儿对他的影响也越大。像假设一个男人,他认同这个女人是我的老婆,作为老婆,她应该专一。甚至他认同一个观点说:眼前的我老婆是好老婆。当他认同这个观点的时候,一旦这个观点被颠覆,他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,是不是这样?

如果你不那么认同,你就感觉:我是随着缘、随着业来过我的一生,眼前我身边的这个妻子,她是业力支配到我身边来帮助我修行的,我们一起来修行,她是我的同修。你要是这样想的话,你对她的执著就立刻减少很多。她身上发生点什么事,对你的伤害也就不那么大了。

所以,我们坐在这里偷偷地讲,我们真的很希望这个新闻中受伤害的这个男演员,我们很希望他能学点儿佛。他学学佛,他就不那么痛苦了,他现在肯定是非常痛苦的。

那世人的执著,还体现在父母对于孩子方面。父母认为这个孩子是我的,因为他是我的,所以我可以支配他,我可以给他最好的东西……其实你给他的所谓最好的东西,你指引给他的那个所谓最好的道路,都是「你认为」最好的道路、最好的东西,未必适合他。

父母要是对孩子换一种观点的话,比如说你要想象:你的这个孩子,他是业力支配来到你身边的。他来你这儿,不是为了完成你未完成的人生目标、人生理想。

有很多父母过去没上过大学,他的目的就是:我的儿子、我的女儿一定要上大学,完成我未完成的那个梦想;我过去没当成军人,我的儿子或者女儿一定要参军;我想当医生,或者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医生,我的儿子、女儿应该也克隆我的人生版本。家长们往往是感觉儿女的出现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的,但是他们忽略了儿女们各自有他们自己的人生使命需要完成。

所以,你必须换一个观点,来到你面前的这个孩子,虽然他是你的孩子,是因为因缘业力他成为了你的孩子,他不一定是来报恩的还是来讨债的,这一切是说不准的。而且你眼前的这个生命,他此生选择以人的状态存活在这个地球上,他是有他独特的人生使命和目标需要去完成的。

你作为父母,你要去帮助他实现他的人生目标,完成他的人生使命,这样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。而不是说你未完成的事儿,需要你的孩子帮你完成,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附属品。那你是太自我为中心了。你的孩子是一个全新的生命体,他有全新的神识和灵魂在他那里,他有独特的使命,他必须完成。你要帮助他。

当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站在一个帮助者的角度的时候,你跟孩子之间的问题一般都能够迎刃而解。我们太多的执著都是「我执」造成的——「我」认为怎样,他是「我」的,所以他应该怎样。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了上帝,而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上帝。

好,接下来,我们还是回到《金刚经》吧。

其实,上节课我们谈了《金刚经》,然后也谈了马祖道一禅师的很多公案,讲着讲着感觉就是,这个「无弦琴」弹出的无声的音乐实在是美妙,这个「不可说」实在是美妙。所以昨天咱们就没讲课,让大家仔细地去享受那个「不可说」,我也去享受那个「不可说」,我感觉大家和我都是很享受的啊。

但是,为什么今天又继续讲课了呢?我想这《金刚经》还没有讲完,你不能中途断掉吧,是不是?总归你要是想证得什么「无声法忍」,我指的是声音的「声」,你想证得那个「无声法忍」,享受那个无声的音乐,也要等这个《金刚经》讲完再说呀。所以,今天就又回到《金刚经》了。《金刚经》我们已经讲完大半了,还有少部分的内容。

上节课,我们讲到了「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」这个地方,我们稍微回顾一下,因为是前天讲的。站在「人」的角度看这句话,就是说「三心」都是空的——过去心过去了,未来的还没来,现在的留不住,都是空的,直接就站在「空相」里了。

那么,站在「佛陀」的角度呢,因为一切简直从来没动过,而且永远不动,所以谈不上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你说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证明这个事物是流动变化的,在「不动」里面就谈不到时间这个概念了。

【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若有人,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,是人以是因缘,得福多不?”】

下面,佛陀又在讲,说:须菩提呀,你感觉呢?要是有人用整整三千个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用来作布施的话,他所得到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呀?

【“如是。世尊!此人以是因缘,得福甚多。”】

须菩提说:是啊,世尊!这个人用满三千个大千世界那么多的宝物都来作布施,这个人得到的福德肯定是多呀,非常地多呀!

【“须菩提,若福德有实,如来不说得福德多;】

然后,佛陀说:须菩提呀,刚才我们讲到说布施那么多东西的人得到的福德多,这个「福德」要是真实的,要是有个什么实相的话,如来就不说他得到的福德多了。其实他所得到的这些福德,依然是「相」上的福德,而只要有「相」,就有生灭呀,增减啊,多少啊……种种的变化。

【以福德无故,如来说得福德多。】

这个人种了很多的善因,导致结出了很多的善果。如果说这个事儿是真的的话,就不说他得到的福德多了。其实这个事儿依然是如梦幻一般的,当你意识到所有的「有为法」都是如梦幻一般的时候,证明你已经证悟了,然后如来就说:得的福德多。

刚才我们提到就是说名人,名人没有隐私,很悲哀,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芝麻粒大的小事都会被无限地放大,作为别人的谈资,很悲哀。但是,我们要是换一个角度看,所有的名人你把他想象成是老师,是佛菩萨,他们在演戏给我们看。这个时候,你就开始会对这些名人也充满感恩了。因为这些名人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,他们身上发生的很多问题、很多事件,其实非常地具有典型性。他们身上发生的问题,几乎所有拥有婚姻的人都会遇到。

现在婚姻不稳定,所以造成财产上也很不稳定。如果你婚前做了财产公证的话,还好。但是在结婚之前,一般来讲,男女双方都是凭着挚深的爱在一起结合的。那个时候没有人想要去做公证,每个人都想着是白头到老,「愿得一人心,永远不分离」之类的白头到老。

但是没有想到突然发生了种种事件,这个时候措手不及。结果,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个看上去非常憨厚老实也很可怜的男演员,他就面临着名誉上的损失、感情上的损失,然后财产上的重大损失。人没有前后眼,预料不到。

名人身上发生的很多事啊,我们仔细想一想,真的可以启发我们很多智慧,让我们把这些智慧都用在生活当中。

下面:

【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?”】

须菩提,你感觉呢?「佛可以具足色身见吗」?

【“不也。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。何以故?】

不能啊,世尊!如来不应该以具足色身见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【如来说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。”】

(佛问须菩提说:你感觉你可以仅仅凭着这个肉身相见到如来吗?)

须菩提说:老师啊,不能。仅仅通过肉身相去看如来,你看到的仅仅是具有(或者此刻正在显化为)肉身相的如来。但是,如来的真身永远是那个深不可测的法身,法身让你见不到的。

【“须菩提,于意云何,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?”】

这里又问了,说:须菩提,你感觉如来可以通过种种相来见吗?

一切的相,比如说:光啊,佛光普照啊,很殊胜的红光或者是金刚不坏的肉身啊,舍利子啊,你可以通过见到种种殊胜的相来见到如来吗?

【“不也。世尊!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。何以故?】

然后,须菩提也回答说:不能啊。老师!如来也不能够仅仅通过诸相去见的呀。你要是完全地离开所有相,你可能也见不到如来。因为离开所有相就是空,在空里就不动啊,没有如来的这个「具象化」的显现,你也见不到如来。

但是你要是看着所有相呢,你也不能直接跟如来划等号,你只能说这所有相都是如来起的作用。我们指的如来,是「法身如来」。

【如来说诸相具足,即非具足,是名诸相具足。”】

宇宙中一切能够被人类感知到的这些物质化的信息是非常少的,有很多信息我们是感觉不到的。你甚至用各种相当先进的科学仪器现在也测不到,因为那个信息,那种振频已经在人类的涉程之外了。

而往往人类最迷恋的恰恰是那个抓不到的东西,深不可测的东西,一旦未知变成已知,人类就开始对它产生厌倦情绪,人类就想要去挖掘更新鲜的东西。

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,人类身上的这种特性,我们就不说是劣根性了。因为这个特性用在情欲方面,用在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方面,可能是劣根性;但是这个特性用于科学探索,灵性探索方面,它就成了人类身上一种非常优良的特性了;就是这种永远不满足于已知,永远想探索未知,永远充满好奇心,想要新鲜感。

任何事物都有两面,人类的这种特性你看他用在哪儿了。所以,把你的这种渴望新鲜的这种特性用在「探索」上,用在科学探索上,用在人文探索,灵性探索上,你能造福人类。

这几天师兄们经常发一些非常让人感觉温暖的帖子。有的人,一个英国的小伙子,特别喜欢长城,经常去旅游,看到长城垃圾很多,他开始捡垃圾,然后带动很多人去捡垃圾,这是非常温暖的一个帖子。

然后「演伟」师兄发的那个国外的一个小伙子用破旧的塑料,瓶瓶罐罐啊,造出了一种很廉价的建筑材料。让很贫困的人也有房子住了,也不会风吹日晒了,这都是很温暖的帖子。

我们知道万法万相都是「心」造的。可以说,生活就是你的意识,你的意识就是你的生活,通过你的所作所为、所言所行,真的能看出你生命的本质。

那些一直在奉献的人、一直在服务的人,他的生命就是在发着光的。让所有人都会受到感动、受到激励,是不是?我们要做这样的人。用我们身上的这种正能量去造福这个社会,而不要去破坏这个社会。

好,下面这里:

【“须菩提,汝勿谓如来作是念:‘我当有所说法。’莫作是念!】

须菩提呀,你千万不要说:如来作是念「我当有所说法」,千万不要这样想!

就是说,须菩提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讲「如来想要怎样怎样,如来说我要说法,我要度众生」,你千万不要这样讲!

【何以故?】

为什么呀?因为佛不立知见,他没有「我」,没有「小我」的知见,他不立知见。他是随缘方便度众生,他是很被动的,他没有很主动。

一般我们看很主动化的人,主控性很强的人,虽然他能够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,但是另一面,他身上的「我执」也相当相当的深重,一定是这样的。

【若人言:‘如来有所说法。’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。】

下面佛陀讲,说:要是有人说「如来有所说法」,就是在诽谤佛,不知道佛真正在讲什么。你不要总是说「如来说……佛说……佛的意见是……佛告诉我们怎样」,你这样其实是在诽谤佛。

佛就像空气一样到处在,但是他很中立。他甚至像一个旁观者一样,显得有点冷漠。他不是冷漠,因为他到处在。

你说这个天秤有两边,他要是两边都在,而且两边都是同样的份量的话,那就相当于两边他都不在,是不是?他在对的一方,也在错的一方;他在正义一方,也在邪恶一方。

佛性无处不在,就好像上帝无处不在一样。因为祂充满一切地方,所以祂好像没有自己的那种观点,一旦祂立起来一个观点,祂就被局限了。

这个天秤一共有两端,如果佛只站在一端,只帮助一端,另一端就也很不公平了,是不是?很不公平!另一端就成了被伤害的了,被佛伤害的了。所以,佛不能够立他的知见,他只要立知见,他必然会伤害谁。

我们也会发现在生活中,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,我们只要是提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些意见,总会有人能够打倒我们这个意见。因为一切「有为」皆有漏。一切「有为法」都有烦恼,一切「有为法」都有漏洞。你只要是具象化的,总能找个方法把你打倒。所以,你只有成为「无相」的,你才永远不会被打倒,你才永远不会有敌人。

最聪明的人,就是那些善于隐藏自己的人,尤其是善于隐藏自己身上的光辉。而佛性、上帝都是这样的特质。他们有无限大的光辉吸引着人类,不管人类在这个世间存在了多少年,人类永远扑向这个光辉,不惜粉身碎骨地扑向这个光辉。

这个光辉隐藏着自己,隐藏得无限的成功,你抓也抓不到,摸也摸不到,看也看不见,不能以「音声、相貌」见;但是,你却能感受到祂的到处都在。

下面,佛陀讲:

【须菩提,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。”】

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啊。昨天我说没有讲课,我在享受那个「空」,那个宁静。昨天过得很舒服,我在内院说,希望大家也这样舒服。

然后,我记得「荣俊」师兄说,「听法者无法可听,是名听法」——讲得也是非常地妙!

我这个说法的人,其实说来说去,什么也没说一样,大家陪着我就过了一段时间。

我们知道有句话叫,「音乐是声音的艺术,音乐更是时间的艺术」。我们在听一首曲子的时候,这首曲子有时间的:几分钟、几秒钟、多长时间、半小时、几小时……这个曲子,一般都是有时间的——是时间的艺术。

我们讲话也是时间的艺术,大家听课也是时间的艺术,听着,听着……这段儿时间过去了。现在到了八点钟了,我们是七点半开始讲,讲了半小时了,大家好像听了很多话,又好像什么都没听,然后半小时过去了。我们有说法的人在台上,有听法的人在台下,我们一起在过这个时间,在经历这个时间……

然后,我们回到《金刚经》——「说法者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」。

其实这句话,还有其他的深意。表面上这个人在说法,他说的法是不是由文字构成的呀(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呀)?那语言文字是不是相啊?真相无相。所以只要有相,那还不是那个真相。所以说,「说法者无法可说」……

说法者说的都是文字相、语言相、声音相,都是「相」。相背后藏着「性」,关键你要体会那个「性」啊。

有的时候,非常令我们感觉欣慰的是,我们在感受这个文字相、声音相、语言相的时候,我们的「性」上,也确实发生了「质」的改变了。

在你一方面用「六根」去著相的时候,另一方面你的「性」(本性的性,佛性的性)好像也在跟着改变了,这个是最让我们欣慰的。

所以说,佛陀才讲了那么多年呢!如果说了真的跟没说一样,他干嘛讲四十九年呢?他一直保持禅定还少费点儿气血,对不对?

好,接下来讲,说:

【尔时,慧命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颇有众生于未来世,闻说是法,生信心不?”佛言:“须菩提,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何以故?须菩提,众生、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。”】

《金刚经》里的句子,有非常独特的这种语式,我们叫它「语式」(就是语言形式),说是这个,又不是那个,所以又说是那个,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。

须菩提问佛说:世尊啊,是不是会有很多众生在未来世听到《金刚经》,然后生到信心呢?

佛说:须菩提呀,那些凡是能够听到《金刚经》又生起信心的众生,其实不是真正的众生,都是大菩萨呀!而且都是有大心的大菩萨,都是有望成佛的大菩萨呀!

要是不想成佛,这个人对《金刚经》会毫无兴趣的。因为《金刚经》看上去很枯燥、很乏味,甚至有的语言好像自相矛盾似的——说是,又不是,又是……到底是怎么回事啊?一般人都看不懂,只有真正想要成佛的,或者已经是佛的众生才会喜欢上《金刚经》的。

那下面「众生、众生者,如来说非众生,是名众生」。

刚才我们把对《金刚经》有信心的众生理解成「大菩萨」(有大心的、发大愿的大菩萨),这是一种理解;还有一种理解,依然是把众生当做「众生之相」。

佛所讲的这个《金刚经》要是有众生喜欢,那么《金刚经》这个是不是文字相啊,很文字化的佛经?是啊!那么有众生来喜欢,这个众生也是众生相,是不是啊?还是相,众生相喜欢《金刚经》的文字相,那不都是「相」嘛。真正的众生其实是永生的众生,是不灭的众生,就是你身上的「佛性」。你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。

今天课程的最后,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「马祖道一」——伟大的禅门祖师的一个故事。

传说马祖道一门下有三个得意的大弟子,这三个大弟子未来都成为了大禅师,非常地厉害。这三位大弟子的名字分别是:百丈怀海禅师、南泉普愿禅师、西堂智藏禅师。

有一天傍晚,马祖道一禅师和他的三个徒弟一起(师徒四人一起)在看月亮。看来这个月亮出现得比较早,傍晚的时候就开始看月亮了。

马祖道一禅师就问:正这样的光景怎么样?你们觉得这样的光景怎么样啊(光景,这样的情况、这样的场景、这样的意境……怎么样啊)?你们各自提出一下自己的看法吧。

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象:时空穿梭,我们回到了唐代,跟马祖道一禅师和他的三个大弟子在一起看月亮。傍晚的时候出现的月亮,大概是什么样子?可能有点白,还不是那么亮。因为傍晚嘛,周围的光比较多,衬得月亮是那种苍白的一个月影,不像黑夜那么亮……就这样的意境之下,你感觉怎样呢?

西堂智藏说:在这样的场景啊,正好供养。我正好用这么美的景色,来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,供养十方三世的一切的诸佛,供养各种佛、各种如来,供养一切众生……这么美好的景象啊,真的应该用来供养。

百丈怀海怎么回答的呢?

百丈怀海说:正好修行。啊,傍晚看到安静的月亮,禅意浓浓,正好修行啊!

南泉普愿(他)最特别了,老师问:正这样的光景,你们觉得怎么样啊?他直接拂袖而去了,什么话不说,直接走开了(把这三个人,把师父和两个师兄抛在这儿不管,直接走了)……

然后,马祖道一禅师,作为老师他就预言了这三个弟子的未来。

我们都说「三岁看到老」,从这个孩子三岁时候的样子就能推断出他老年的样子(三岁看到老)。马祖道一禅师通过一句话、一个场景来检验自己的弟子,他就知道他门下的这三个弟子各自将会有怎样的擅长。

马祖说:回答「看月亮这个场景正好供养」的智藏啊,他是参读经的主,他一辈子可能就埋在经书里面去研究了。

这么美好的月光,他想到:啊,我要供养众生,供养佛、法、僧,供养……他著相嘛,他还在「有相」的世界中,对不对?在他心中有佛、有法、有僧、有众生啊,他要去供养啊,他行的还是「有为之法」。所以说,这个「智藏」啊,他一辈子可能都埋在经书当中了。可能很精进,但是他一直行的还是「有为之法」。

百丈怀海怎么回答的呢?

百丈怀海说:这么美的景色正好用来修行。这个意境是多么幽深啊,多么有禅意啊,正好用来修行。所以,这就注定了百丈怀海禅师,将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大禅师。

我们记得过去讲过一个「野狐禅」的故事,有一个法师讲法的时候,说大的修行人不落因果了,直接变成狐狸了(因为他讲错了,结果他变成狐狸了)。后来百丈怀海禅师把他给超度了,这个故事大家应该还记得。百丈怀海禅师非常地厉害,很善于解答各种禅门的各种问题,他是个伟大的大禅师。

那南泉普愿禅师,我们还记得,应该也记得,有一节课我记得课的标题是「南泉为何要斩猫」。南泉禅师在庙里,看到两帮的僧人,这边一帮僧人,那边一帮僧人在抢一只猫。这边儿的僧人拉着这个猫的前边的两只腿,那边儿的僧人拉着后面两只腿,在争抢一只猫。

然后南泉禅师很生气,看他弟子如此地著相,贪、嗔、痴如此之重,一下子把猫给斩断,拦腰截断了。看上去很残忍,但是他为了破除弟子对于相的执著,他不得不这么做。事后,他曾经又跟赵州禅师在一起说:赵州啊赵州,那天你要是在,这个猫儿就不会被我杀死了。

他还是有怜悯之心的,南泉禅师并非不慈悲,但是他为了破除弟子对相的执著,他当时情急之下不得不那么做。他不会犯杀生的罪业的,因为关键是他的发心是怎样的。而且他后来想到这个猫儿的死去,他那个后悔,那种伤痛的感觉,我们就知道,南泉禅师其实他真是慈悲心很浓厚的、很深厚的。

当问到面对这样美妙的月色,大家一起来赏月亮,你感觉怎样、你有什么感受的时候,南泉普愿禅师什么话也没说,立刻拂袖而去,古人穿着大袖子的衣服,直接一甩袖子,走了……

说明什么呀?马祖道一说:你们这些人里,只有南泉普愿禅师他是真正的超然物外啊!这么美好的景色,师徒一起赏月亮,他毫不留恋,毫不著相,立刻走了,离开这个相了。

而《金刚经》告诉我们,「离一切相,即名诸佛」。南泉禅师安稳地住在「法性」的境界,住在那个「不生灭」当中。「相」对他来说像没有一样,所以说他才会斩猫。

我相信刚才讲这个故事,应该大家都非常地感兴趣。有的时候不讲课,我发现师兄们反而在内院更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一些特色。每次在旁边旁观内院的时候(偶尔潜水看一下大家的各种反应),有很开心的感觉,因为大家确实每一天都在蜕变,每一天都在蜕变,而且是往更好的方向去蜕变……

内院的有一些师兄们发的偈子,或者在朋友圈发的随笔呀,境界也都是非常地可嘉。让我感觉,很感激今生今世能够与大家相遇。大家给我这种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,简直是我难以用语言去形容的。

昨天没讲课,好像昨天很享受。但是,今天到了五六点钟的时候,觉得今天又要跟大家交流了,非常地兴奋、非常地开心,好像憋了满肚子的话想要跟大家说一样,这种感觉,我觉得真的是很幸福。

好,今天先到这儿。我觉得我很幸福,还是作为一个小我、做为一个肉身相在幸福着。我们一定不要被「我」搞迷糊,我们一定要多多学学百丈怀海禅师的那种禅意,多多学学南泉普愿禅师的那种超然物外。

当一切相对你来说都无所谓的时候,你就是法身佛了……

好,今天先到这儿。谢谢大家,再见!

醍醐学院所有音频、文稿等下载地址:

1、企业微信网盘(推荐):https://drive.weixin.qq.com/s?k=AKAA1geQAAYYlFUQrj

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,打开链接即可下载,非常方便。

2、自建网站网盘:http://pan.rukongmen.com/#s/8G7dNRig

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,推荐用电脑下载。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。


本文链接:http://jingangjing.tihuxueyuan.net/?id=4

相关文章

《金刚经》讲解06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

各位师兄:大家好!很高兴,又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部伟大的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了。在课程之前,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:如果我不讲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会因为我不讲它而消失吗?肯定是不会。即使我不讲《金刚经》,...

《金刚经》讲解01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om mune mune mahāmunaye svāhā嗡 牟尼 牟尼 嘛哈牟尼耶 斯哇哈om mune mune mahāmunaye...

《金刚经》讲解音频合集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

《金刚经》讲解音频合集 |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文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